9月25日,深圳当代艺术馆与规划展览馆举行隆重竣工仪式,副市长吴以环,广东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厅长王芃,市工务署、文体局、规土委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参观了当代艺术馆和规划展览馆各个功能空间。项目总设计方奥地利事务所蓝天组主创团队针对项目设计理念、建筑造型演变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解读。J&A作为两馆项目室内以及机电部分的国内配合设计方,也受邀出席见证了这座深圳中心区最后一个大型公共建筑的揭幕。
深圳两馆建筑外观日景
市领导参观两馆/两馆设计师沃尔夫·狄·普瑞克斯讲解设计理念
深圳两馆的建筑外观以典型的解构主义手法设计建造,在灵感上吸纳了中国园林的特色,并将其进行了三维化展示,给人一种奇妙的体验。而最能体现建筑变幻莫测特点的是室内云雕塑的形体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反射。这个云雕塑在组织上是把两个馆之间的人流联系起来,可以作为休息处;空间上是把两个馆的形体统筹起来,如果两个馆是蝴蝶的两个翅膀,云雕塑就是蝴蝶的身体。
云雕塑连接展览馆和当代艺术馆,内设有休息区
在以软实力为竞争主轴的时代,拥有足够数量和品质的文化设施,成为判断一个城市魅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除了它的设计风格、功能意义,还有它对于城市精神的展示和文化血统的传承。自成立起,J&A就非常幸运地能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共同发展成长:从深圳会展中心、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地铁1、4、5、7、11号线,再到如今的深圳两馆,我们能为城市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而在这个过程中,J&A也始终没有停下自己对于公共建筑设计的思考,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公司,当我们在谈论一个展览馆建筑的时候,我们又在谈论什么?
深圳两馆建筑外观夜景
与城市建筑的和谐
作为城市雕塑,深圳当代艺术馆与规划展览馆填补了城市中心规划区域东翼的最后一块空白。当我们把它与邻近的少年宫凑在一起看时,它与中轴线西侧的剧院与图书馆综合体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两馆主空间与少年宫、书城、图书馆都在距地10m高的层面上,未来甚至可以在场馆与少年宫之间以一道宽面桥相连通——既是交通联系,又完善了城市规划区域的东翼,完满解读了所有已有建筑的环境与该建筑的关系。
两馆的内部空间延续外部的解构主义手法设计完成
作为项目室内设计的国内设计配合,我们将蓝天组的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延续到内部,馆内墙面以及天花造型极其复杂,室内金属表皮装饰面造型也多采用曲面设计,保证了室内设计与原建筑构思的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整体性以及功能完善性。
城市精神的延续
年轻而敢于创新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突出特质,而在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与发展,都以这种“不甘平凡”的共性所牵引,而由奥地利著名建筑事务所蓝天组以解构主义手法设计的深圳两馆,高效、绿色、生态、人文——无一不体现了我们对城市建筑的时代追求。从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再到能源系统、照明系统、排污系统都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室内部分,规划展览馆和当代艺术馆之间通过云雕塑相连,中间布置了茶室、艺术沙龙等休闲设施。根据场馆功能,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空间作为展区,并根据当代艺术展览的特点规划了可变区域做日后之用。深圳是经济发展的特区,更是文化艺术舶来的窗口,对于精神直接的关注,亦是深圳城市精神的体现。规划展览馆里宽阔的开放空间、以及当代艺术馆中的可变展区,都展现了深圳的开放包容,以及对多样文化融合的渴望。
新技术的引入与实践
两馆项目综合运用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施工道路自动喷洒防尘装置、桥梁阻尼减震技术”等超过100项可大面积应用的新技术、“沙箱卸载”等注册专利技术。在设计中,项目运用了BIM技术,作为最早将BIM技术引入室内设计行业的公司,J&A技术实践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建筑BIM进行了有效对接。极大程度地缩短了在建设、施工阶段上的消耗和反复,大大提升了项目进度和效率,亦让两馆成为国内BIM技术运用的又一标杆项目。
竣工仪式当天,两馆向全体市民开放,而小编也了解到馆内进展的布展工作已经开始,很快大家就能在新地标里领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喽。